体谈 - 女篮的天没有塌,但指望个高的张子宇顶着也不行


撰文 | 于睿寅

编辑 | 小鸡

女篮亚洲杯期间的转播,出现了几个意味深长,却最终叫人很难评的场景。譬如央视的解说员让郑薇指导评价宫鲁鸣指导的排兵布阵——且不说前任点评现任本就是挺尴尬一件事,郑指导率领女篮屡创辉煌的那几年,宫指导正在上级主管部门担任副主席(今年3月已卸任);譬如当张子宇被派上场委以重任时,镜头又捕捉到了看台上面色凝重的女篮功勋郑海霞。

 

就这一场球而言,天并没有塌。即便是前几年状态巅峰之时,我们对日本、澳大利亚也不敢说有十足的优势。2年前的悉尼亚洲杯,决赛中国队也是在最后时刻反超,2分险胜过关。2年后,换到了深圳主场,还是面对日本,第二节末凭借张子宇的几个好球把局面控制住时,很多人都乐观地以为——稳了,稳了。

 

 

半决赛输给日本队出局,中国女篮在主场卫冕的梦碎了。

 

可最终,这被对手按着狠狠摩擦的下半时,还是让我们被打脸了。诚然,放在中国篮球最近6年(2019-2025)的“大败局”背景下看,女篮亚洲杯折戟半决赛根本算不了什么,我们甚至还能拿到一枚铜牌。可再细想想,去年此时巴黎奥运赛场“算小分”小组出局,标志着这届女篮由盛及衰的开始;也是在昨晚几乎同时,国青在U19女篮世界杯排位赛中输给以色列,我们有些各年龄段全面退步的意思了……

 

在中国篮球近几年的漫漫长夜中,女篮一直是隧道尽头引领着我们追随希望的微光。可当这一代见证过顶峰风光的姑娘们不可避免地面临老去、伤病、接班、传承之时,是否还有人接得住她们交出的这一棒?在交接阵痛期的这场失败,最该出来担责的又是谁?

 

张子宇“被针对了”,留给她历练的机会还是太少了

 

很明显,日本队本场的成功除了投疯了的三分球(全场34中16),更重要是全面研究了限制张子宇的办法。至于一耳光打到她眼睛上都没吹罚这种事,那是裁判的问题……

 

张子宇本场的高光时刻属于第二节末。日本队进攻效率下降,中国队找到舒适的节奏,几次落阵地中张子宇硬生生地“凿”开了内线的口子,也让我们带着2分的优势进入下半时。可最终,才打了不到10场成年组比赛的张子宇还是“被针对了”,日本队半场适时调整,再也没给她扼住自己咽喉的机会。

 

但谁要说这届的失利要让张子宇来担责,那真是非蠢即坏。那句著名的开脱理由,放在张子宇身上还真能派上用场——“她还是个孩子”。全场比赛,张子宇在场上时中国队是赢球的,而她下场的20分钟里我们净负15分。问题在于,张子宇的确太吸睛了,尤其在身材普遍矮小的亚洲赛场,让人误以为有这样的“核武”便能扫清一切障碍。但其实,不是的,战术层面她也仅是中国队的第六人而已。

 

 

小组赛轻松取胜,张子宇尚能和韩旭有说有笑,可半决赛就被研究透了。

 

反倒是日本队比我们自己更深入地研究了张子宇的特点。她们全场投疯了的外线攻击点,都分布在张子宇根本够不着的位置,也让我们三分线外的防守轮转彻底失灵。张子宇的攻击区域必须精准到篮下的一小片区域,而中国女篮又没有会外传内的后卫,这就让对手很容易把她“锁死”。

 

当然,张子宇移动速度慢、覆盖范围小的先天不足,我们和对手都有预判。看似是与现代篮球潮流格格不入的超级bug,但既然要用,无非就是在她太过明显的优势和劣势之间赌一把。只是这一回,赌输了。就连派出韩旭+张子宇的双塔组合,也是带着明显的实验性质。可一场打下来,相比起中国队的外线们,韩旭似乎更知道如何给张子宇传球……

 

说到底,这支中国女篮的新老交替过程远未完成,甚至在战术打法上还有些临时拼凑的意味。张子宇的特殊优、劣势都让她需要搭配特殊打法,而这种打法如何融入国家队战术体系本身,谁都没找到最优解。因为按年龄算,张子宇本应该出现在捷克的U19世青赛,这次颇有些“赶鸭子上架”的意味。在此之前,她在WCBA的唯一一次亮相,还是在今年2月的全明星周末星锐赛上。

 

 

日本队对于张子宇的限制很有针对性。

 

张子宇能不能顺利接班,是不是女篮核心的合格接班人,本届并不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合适时机。但至少,也许是征召她这一决定太过临时,从教练到队友都并未形成一套可执行的成熟方案。至少要把她放在WCBA的成年组历练一个赛季,才有可能回答——或者说,开始回答这个问题。

 

国内联赛的“舒适区”,对球员还有锻炼意义吗?

 

昨天的比赛中,除了张子宇之外,配得上说“我已尽力”的女篮球员,韩旭和杨舒予是为数不多的几人。若再深挖一下的话,王思雨是老后卫中唯一拥有张子宇使用说明书的,罗欣棫是年轻球员中唯一打出点东西来的。除此之外,真就没有了……

 

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,谈及WCBA和赴海外打球的取舍问题,韩旭哭了。就在2年前,她还在WNBA纽约自由人队效力,可最近两年再也没出去。熟悉那段历史的球迷都知道,2023年韩旭状态甚佳,而女篮也要力争保大赛成绩,于是征召韩旭参加了许多必要和没必要的比赛。从亚洲杯、亚运会到大运会,一个没落下。冠军是都拿到了,可韩旭的WNBA赛季被扯得稀碎,自那之后就一直在WCBA效力了。

 

所以说,这一回在李月汝的征召问题上,我觉得女篮还是有进步的,至少在表面上达成了默契的统一。“小宝”作为女篮目前征战欧美的独苗,从土耳其打到美国,非常辛苦,而本赛季转会达拉斯风暴队后状态越来越好。此刻保证她整个WNBA赛季的连贯性,是最明智的选择。虽然我们都知道,这支女篮拥有李月汝会更好,至少在战术成熟度和适配性上。

 

 

韩旭赛后泪洒发布会,坦言不出国打球是为了更好地代表国家队征战。

 

可正如韩旭所言,出国打球和为国征战之间,势必是要做出牺牲的。况且,仅从收入和待遇角度而言,虽然女篮球员平均收入不算高,但韩旭和李梦是WCBA年薪四、五百万的头部球星,而在2023年征战WNBA时合同都只有几万美元,换算过来还不如金融、互联网大厂的高级打工人。除此之外,WNBA球员在美国来往征战的通勤保障也不尽理想,有的球员不得不自己掏钱升舱以便更好休息,否则就得把大长腿挤在经济舱狭小的空间内。

 

换句话说,职业球员的生涯黄金期非常短暂,在这段时间内追求利益最大化,为自己、家人谋得更好的保障,无可厚非,没有人有资格强行要求女篮球员去选择“hard模式”。但在这背景下,李月汝的选择就更让人惊叹。“小宝”坚持要做难而正确的事,从篮协到国家队就更不应该给她添堵才是。

 

但问题是,当国家队主力悉数留在WCBA的“舒适区”内,我们的国内联赛能担负起保障比赛和训练水平、为国家队输送人才的重任吗?说一个细节——今年2月WCBA常规赛收官时,1胜31负的福建众腾居然进了季后赛。原因在于,扩军了,规则改了。21支球队被分为A、B两个小组,上赛季排名前12位的球队进入A组,剩余9支球队分到到B组。两组常规赛不碰面,A组全部12支球队和B组排名前4的球队进入季后赛。所以,赛季正式开打之前,福建女篮已经把季后赛门票揣进兜里,于是果断躺平。你看,荒唐不?

 

 

本赛季WCBA总决赛,东莞女篮“爆冷”击败四川队夺冠。

 

一边是天津女篮在赞助商撤资后的0胜32负,一边是四川女篮一骑绝尘的31胜1负(但说回来,最终总冠军却归属了东莞女篮),看似热闹的WCBA联赛,这展现出的不是“二八定律”,也不是“马太效应”,而是逐渐让比赛无意义化的恶性循环。

 

宫鲁鸣,该不该下课?

 

此刻,距离宫指导上一次率领中国篮球登上亚洲之巅,过去了整整10年。从2015年的长沙到2025年的深圳,从男篮到女篮,中国篮球的“好消息”越来越少。但宫鲁鸣的地位很稳固,除了在国家队、俱乐部的教练组和管理层几进几出外,他甚至还担任了几年中国篮协副主席,直至今年3月卸任。

 

但是距离他上一次卸任女篮国家队主教练,已经过去了20年。这20年间,风云际会,世事变迁,当时他手底下的核心苗立杰昨天就在场边目睹了这场失利。但宫指导似乎很淡定,赛后他表示,球队目标是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,会继续在吸取经验基础上不断努力,这场比赛的失利不会改变球队未来的计划。

 

到2028年,现有阵容中1995年左右出生的老将们(包括此次未被征召的李梦)或许要淘汰多半,而张子宇的蜕变和成长仍是个未知数。更大的疑问是,届时需要挑起大梁的“00后”女篮后卫们,是否摸索出给张子宇传球的说明书了?

 

 

宫鲁鸣上一次执掌女篮教鞭,已经是20年前的事儿了。

 

昨天的失利,宫指导的战术布置与临场调度在赛后又成了众矢之的。韩旭和张子宇的双塔效果有限,短板明显;日本队第三节连续命中三分拉开分差时,宫鲁鸣在暂停中反复强调“让她们投两分别投三分”,却始终拿不出有效对策。说到底,你不太可能从一个68岁的老派教练身上看到多少新的东西,而宫鲁鸣最近几年中更多扮演管理者而非实操者的角色,就更加剧了这种断层感。

BBIN真人官网

 

从玄学的角度看,宫指导本届比赛也输在“话太多”。面对日本队主帅赛前放狠话,一句“无能之人就剩嘴硬了”看似迅速唤起了全网的爱国情绪,可比赛打不赢,却最终成了宫指导的无能狂怒。人家赛前放话说已经找到了对付张子宇的办法,宫指导不当回事;可比赛后一总结,日本教练诚不我欺啊……

 

传统、老派、高压、铁腕,“稳定”和“正确”压倒一切,你可不能盼着宫指导到最近这个奥运周期内有太大的转型。有一种说法是,重新启用已经告别女篮20年的宫指导,证明篮协本身也没太多可选之人。既然主教练帅位撼动不易,就看宫指导能否从得意弟子中,挖掘若干个能带来些新想法的助教候选人了。目前来看,黄思静倒是已经走上了教练道路,只是昨天比赛犹犹豫豫5秒钟才把球传到张子宇手上,怕是也不合宫指导的意。

 

 

已经是俱乐部球员兼教练的黄思静,怎么给张子宇传球也没想明白……

 

体谈 - 女篮的天没有塌,但指望个高的张子宇顶着也不行

但毕竟宫指导在为国家队培养新人上的贡献还是值得称道的,20多年前他出任中国女篮主教练时,就大胆起用了卞兰等新人。卞指导这次也参与了女篮亚洲杯的解说,教练还是那个教练,要是能在这代女篮姑娘中挖掘出1到2个卞兰,也算善莫大焉了